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1205)
- Jan 08 Sun 2023 00:09
乾冷空氣發威將探11度!鋒面這天抵台變天
- Jan 07 Sat 2023 21:54
地牛翻身!台鐵富里-壽豐降速慢行
- Jan 07 Sat 2023 21:43
吳姍儒性感主持尾牙 孕肚終於現形
- Jan 06 Fri 2023 00:56
冬季手腳冰冷、過敏鼻涕擤不完 中醫師籲:把握1時機改善
- Jan 06 Fri 2023 00:45
新台幣兌美元升0.4分 收30.71元
- Jan 05 Thu 2023 21:55
不藏了!康康一早爆料:在長榮打工的事終究瞞不住
長榮航勤員工因為年終獎金一事集體請假,董事長陳有玉甚至親自下去幫忙搬運行李,眼尖的人發現,戴著口罩的董事長,竟然長得跟藝人康康9成神似,康康一早發文,「哎阿,我在長榮打工的事,終究瞞不住呀」,看到的人莫不大笑,而且兩人從眉宇到說話神情,真的太像了。
- Jan 03 Tue 2023 00:38
前GM卸任轉球員 桃園雲豹由他暫代總經理
- Jan 03 Tue 2023 00:23
親暱互動全曝光 蔡依林奪走人夫第一次
蔡依林(Jolin)2日在小巨蛋舉辦第3場「UGLY BEAUTY」巡演,請來韋禮安獻出第一次,卻被Jolin爆料不敢接近自己,「我們彩排時,只要靠近他1公尺,他就退2公尺。」忍不住吐槽韋禮安「要不要去小巨蛋外面」,笑虧升格當人夫的他不能接近女色,韋禮安秒回:「一定要接近!」
- Jan 02 Mon 2023 22:03
獨家/去年底開找春節臨時工!長榮航勤好「薪酸」 正職輸兼差1萬元
- Jan 02 Mon 2023 21:55
奇美醫開設產後哺乳特別門診
- Jan 01 Sun 2023 02:08
【香港雜記】香港90年代的童年生活 (10) – 中學校園生活篇5
對中學生來說,他們每天上課最期待的時刻,就是小息、午餐和下課的時刻,因為那個時侯的學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希望在學校得到什麼知識,他們只知道上學是這個年紀的人必須做的事。抱著被強迫上學、溫書、考試的心情,加上青少年的反叛心態,自然由骨子希望做出抵抗「上課」個這荒謬的事情,例如我的小學同學會戴MP3上課聽音樂、上課時在抽屜裡看漫畫,後來有智能手機時就更常出現上課玩手機的狀況。有些時刻覺得坐在這個教室裡沉悶難耐,同學們特別期待上課之外的自由時間。仍記得以前在中學的第一次小息,在頭兩節課之後的9點30分,那時候鐘聲一響、老師一踏出教室,我跟幾個同學果斷緊接著衝出教室,走到小吃部買早餐吃,因為只要多慢十幾秒,那條排隊的人龍長度就會以幾何級增加。曾經有老師慢了3分鐘下課,我跟同學「9秒9」 ( 香港俚語,指9.9秒就跑完100米,比喻極速的意思 ) 跑到小食部排隊,結果還未買到小息就結束了,我們只能一邊咒罵那老師,一邊餓著肚子等下一個小息。
在香港,普遍中學都會讓學生外出用午餐,我的那所中學只有中一學生需要留校用膳,理由是中一學生外出比較危險,彷彿中一學生都是從天而降到學校上課、沒有在學校外走過路的樣子。中一那時候,我們的午餐有3個選擇,第一是訂學校的午餐、第二是吃小食部、第三是自備飯盒。那時候學校午餐的供應商飯盒蠻難吃的,所以我主要是吃小食部的。但小食部主要都是賣那些沒營養的食物 : 炸雞塊、薯餅、珍珠雞、上海粢飯、菜肉包、公仔面配午餐肉等等,對我來講是好吃得很,但爸媽得知我都吃有的沒的時,他們就親自準備午餐飯盒給我。小時候不知道為什麼覺得帶家裡飯盒有種「土氣」,很害怕被同學發現的帶飯盒,於是我都自己坐一邊吃,直到有一次我忘記帶餐具,同座的師姐借我筷子,我才發現有一群高年級的同學都會自備午餐,那是很正常的事,於是我也開始會跟同學們一齊吃午餐,小時候就是有很多這些莫名其妙的想法。
- Jan 01 Sun 2023 01:37
小豬花蓮跨年濕身 淋雨唱跳30分體力超好
- Dec 31 Sat 2022 01:11
導護值勤被撞重傷 健保署為相關醫療費用做說明
【民眾網黃楸玲/台北報導】
高雄市鳳翔國中梁姓教師於2021年12月1日導護執勤遭車撞,確定終生失能、不能從事任何工作。民眾黨立委賴香伶出席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召開的記者會表示,梁老師於值勤公務期間發生重大意外,卻因保險公司認定未涉及學校場地或校長管理疏失,不理賠校園公共意外險,連《公務人員執行職務意外傷亡慰問金發給辦法》也因第九條規定而沒有投保額外保險。每月醫藥費扣除健保給付,家屬還要負擔四、五萬元,造成經濟負擔。
- Dec 31 Sat 2022 00:45
五月天開唱字幕突槌出包!一看工作人員竟是超大咖天后
五月天今晚於樂天桃園棒球場續唱第4場「諾亞方舟10周年進化復刻限定版」演唱會,遇到此次巡演的第一場雨,仍是吸引2.5萬粉絲頂著14°C低溫力挺,除了邀來法蘭(Fran)擔任開場嘉賓,中場負責上字幕的工作人員拖拍出大包,五月天揪「老鼠屎」赫然發現竟是大咖天后。
- Dec 30 Fri 2022 23:57
已逾10萬人重複確診! 新一波疫情高峰將落在「這時候」醫教防堵1招
- Dec 30 Fri 2022 23:34
鳳凰學苑聚焦治療專業引醫界熱烈研討 長庚皮膚科醫師呼籲認準原廠正貨
- Dec 28 Wed 2022 00:44
研究:「2特質人格」長時間使用社群 罹患憂鬱風險增高
- Dec 28 Wed 2022 00:28
賓士超夯休旅 266萬入手GLC
- Dec 27 Tue 2022 22:14
温昇豪元旦0休假 率原子少年迎新
- Dec 18 Sun 2022 00:46
偏鄉遠距醫療「5G低延遲最重要」!唐鳳:機器手臂卡2秒,滿意度就低於90%
數位部產業署發表「5G遠距腹部超音波遙控診斷」驗證成果,透過5G低延遲、高頻寬、廣連結的特性,大幅推進遠距及行動醫療應用模式,未來大型醫院專科醫師的診療能量將能直接帶入偏鄉,提供偏鄉民眾更多元的醫檢項目及醫療資源。